2020
16
ESG观察2020/5/16 8:46:29
资料图:时任山东省政协委员的王学典出席2015年山东”两会“,听取政府工作报告。 梁犇 摄
(两会声音)全国政协常委王学典:打造中华传统节日体系 重建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
用孔子诞辰日重新定位教师节,将孟子诞辰日设为中华母亲节,以七夕节替代西方情人节……全国政协常委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说,他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,打造中华传统节日体系,重建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。
资料图:台儿庄古城2019年举行春节庙会。
王学典表示,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,中国形成了一套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体系。但随着现代工业化、城市化、商业化快速推进以及“洋节”传入,许多传统节日受到冲击,或出现淡化苗头,或向购物节、旅游节转化,这引起了广大人民和文化学者的担忧。“用富含中华文化信息和内涵的时间节点逐步取代西方节日,或是当下创新发展中华传统节日的可行路径之一。”
不少西方节日所蕴含的精神内涵,其实在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人物、事件、节点中也有广泛体现。王学典举例说,如西方母亲节是五月第二个星期日,中国也有适合表达对母亲崇敬与尊重之情的时间节点——孟子诞辰日,孟母三迁、断机教子等故事为后人留下千古佳话。
资料图: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孔子文化节。
“起源于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节,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恩之情的重阳节,它们既分别包含西方情人节、感恩节所承载的节日意义,也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。”王学典建议,中国应在融合西方节日内涵的基础上,汲取传统文化精神,建立中华传统节日体系,从而塑造体现中华民族特征和历史渊源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。
打造具有浓郁东方风情的新生活方式,不仅应推动中华传统节日逐步取代“洋节”,还应该恢复传统节日的神圣性、庄重感。为此,王学典还带了两个提案上“两会”,包括建议春节限放烟花爆竹、将中国教师节改设于孔子诞辰日。
王学典告诉记者,当今中国社会对待部分传统节日,把“经济性”放大,将“神圣性”削弱。在特殊节日举行一些重大仪式活动,赋予其特定的文化概念,显得尤为重要。“今年清明节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,悼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逝世的同胞,就是典型例子,升华了节日的特殊意义。”
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,春节也应探寻新的方式,重拾节日氛围。王学典说,燃放烟花爆竹是彰显年味的重要表现形式,也有祛瘟避邪、迎祥纳福的意义。他建议各地把禁放烟花爆竹改为限放,并利用高科技和新材料开发爆竹的替代品,使其文化功能得以保留,污染程度和安全隐患降至最低。
资料图:小朋友体验拓印,接触传统文化。
“要用仪式感来强化神圣感,让民众在节日中获得情感寄托。”在王学典看来,每个节日的设立都应有其显著的社会、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如把中国教师节调整到孔子诞辰日,就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与象征意义,体现中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,同时以节日为纽带,增强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。
王学典认为,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,传统节日之所以能长盛不衰,关键在于其精神内核的世代传承。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,就是在光大中国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,建构以仁义礼智信为内核、以温良恭俭让为外在表现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。